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>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

登岳阳楼陈与义_登岳阳楼陈与义思想感情

佚名 2024-02-28 人已围观

简介登岳阳楼陈与义_登岳阳楼陈与义思想感情如果您对登岳阳楼陈与义感兴趣,那么我可以提供一些关于它的背景和特点的信息,以及一些相关的资源和建议。1.登岳阳楼其一陈于义诗中的翻译2.深入研读杜甫的登高与陈与义的登岳阳楼对此发现异同感,写一篇读后感3

登岳阳楼陈与义_登岳阳楼陈与义思想感情

       如果您对登岳阳楼陈与义感兴趣,那么我可以提供一些关于它的背景和特点的信息,以及一些相关的资源和建议。

1.登岳阳楼其一 陈于义    诗中的翻译

2.深入研读杜甫的登高与陈与义的登岳阳楼对此发现异同感,写一篇读后感

3.八年级陈与义《登岳阳楼》教案

4.登岳阳楼陈与义写作特色

5.登岳阳楼陈与义表达的情感(登岳阳楼陈与义思想感情)

6.登岳阳楼反映了作者的什么风格

登岳阳楼陈与义_登岳阳楼陈与义思想感情

登岳阳楼其一 陈于义    诗中的翻译

       宋·陈于义《登岳阳楼其一》白话释义:

       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之东长江之西,夕阳黄昏,没有晚风卷起,楼阁上的招牌静止不动。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(荆州),在湖山黄昏下徘徊。

       行程万里,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?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。登楼凭吊古人,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,看着远山的古树,青苍中,隐含无限的伤悲。

       原文:

       洞庭之东江水西,帘旌不动夕阳迟。

       登临吴蜀横分地,徙倚湖山欲暮时。

       万里来游还望远,三年多难更凭危。

       白头吊古风霜里,老木沧波无限悲。

扩展资料

       文章赏析:

       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,先从大处着墨,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,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。“洞庭之东江水西”,诗人在一句七字之中,巧妙地运用了“东”“西”两个方位词,并以湖、江系之,则岳阳楼之所在,如或可见。

       而后再写举目所见,为“帘旌不动夕阳迟”。这一句是全诗写景浓墨重彩的一笔,看似平常,实则细腻。“帘旌”为近景,“夕阳”为远景,近景远景合而为一,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地扫描,逐渐放开,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。

       不动的帘旌,表明湖面风平浪静;迟落的夕阳,提示着傍晚的安详。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,不禁引起诗人丰富的遐想。

       诗的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,转而为强烈的抒情。仿佛是音乐的变奏,这两句诗似乎是在重复上面的主题,风格却又迥然不同了。

       “登临吴蜀横分地”,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,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;“徙倚湖山欲暮时”,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,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。这样的渐变,是一种烘托,是一种过渡,是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。

       在这里,诗人的主体形象不经意地、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诗中,他在思索,在徘徊,在融情入景,在借景抒怀。

       经过前面的蓄势,诗人终于在颈联以近于直呼的方式,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:“万里来游还望远,三年多难更凭危。”这两句诗,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。

       “万里”与“三年”对举,分别从空间、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,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,读之让人感慨万分。诗人的“万里来游”不过是万里逃难的高雅说法,但是又无可奈何。心中的苦闷,只好在“远望”中消解。

       “三年多难”,本来已经不胜觳觫,却还要在这里登高临危,让人不堪忍受。诗意至此,已经一波三折,千回百转,把感情推向了极致。

       尾联情景相生,“风霜”既指秋色浓重,又与自己的“白头”相映衬,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,“老木沧波”既指眼前实景,又是作者憔悴悲愁,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。

       这样的苍凉气韵,与杜诗中“无边落木潇潇下”,“艰难苦恨繁霜鬓”相同。同样的国破家亡,天涯沦落,此时此刻,杜甫成了诗人患难中的知己,因此,诗中自然有了杜诗中雄阔慷慨的风格。

       写作背景:

       北宋靖康二年(1127年)四月,金兵攻破开封,北宋灭亡。当时,陈与义被贬在陈留(在今河南开封东南)做监酒税的小官,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,南奔襄汉,颠沛湖湘,流离失所。

       他流亡到洞庭湖,几次登岳阳楼,与朋友悲伤国事,借酒消愁,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,其中就有这两首《登岳阳楼》。

深入研读杜甫的登高与陈与义的登岳阳楼对此发现异同感,写一篇读后感

       登岳阳楼(其一)①

        陈与义

        洞庭之东江水西,帘旌②不动夕阳迟③。

        登临吴蜀横分地④,徙倚⑤湖山欲暮时。

        万里来游还望远,三年多难⑥更凭危⑦。

        白头吊古风霜里,老木沧波无恨悲。

        ①选自《陈与义集》。陈与义(1090-1138),宋代诗人。字去非,号简斋,洛阳(现在属河南)人,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。《登岳阳楼》共二首。②〔帘旌〕酒店或茶馆的幌子。③〔夕阳迟〕夕阳缓慢地下沉。迟,缓慢。④〔吴蜀横分地〕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,吴将鲁肃曾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。横分,这里指瓜分。⑤〔徙倚〕徘徊。⑥〔三年多难〕宋钦宗靖康元年(1126)春天北宋灭亡,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。⑦〔凭危〕指登楼。凭,靠着。危,指高处。

        登岳阳楼(其一)

        一、整体理解

        宋钦宗靖康元年(1126)的春天,金兵攻破开封,北宋灭亡。和北宋南宋之交的大部分诗人(如李清照)一样,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也以靖康之难为界线,分为两个时期。在这之前,他走的是仕途功名的常路,24岁那年,即宋徽宗政和三年(1113)登进士第,授文林郎。他精于绘画,擅长书法,更以诗名于当世,深受皇帝赏识,官职屡迁,但也不知不觉地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。靖康之难发生时,陈与义被贬在陈留(在今河南开封东南)做监酒税的小官,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,南奔襄汉,颠沛湖湘,流离失所。他流亡到洞庭湖,几次登岳阳楼,与朋友悲伤国事,借酒浇愁,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,本课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。

       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,是《登岳阳楼二首》中的第一首,也是诗人写岳阳楼的开篇之作,所以精心打造,郑重其事。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,先从大处着墨,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,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。“洞庭之东江水西”,诗人在一句七字之中,巧妙地运用了“东”“西”两个方位词,并以湖、江系之,则岳阳楼之所在,如或可见。而后再写举目所见,为“帘旌不动夕阳迟”。这一句是全诗写景浓墨重彩的一笔,看似平常,实则细腻。“帘旌”为近景,“夕阳”为远景,近景远景合而为一,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地扫描,逐渐放开,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。不动的帘旌,表明湖面风平浪静;迟落的夕阳,提示着傍晚的安详。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,怎能不引起诗人丰富的遐想呢?

        诗的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,转而为强烈的抒情。仿佛是音乐的变奏,这两句诗似乎是在重复上面的主题,风格却又迥然不同了。“登临吴楚横分地”,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,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;“徙倚湖山欲暮时”,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,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。这样的渐变,是一种烘托,是一种过渡,是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。在这里,诗人的主体形象不经意地、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诗中,他在思索,在徘徊,在融情入景,在借景抒怀。

        经过前面的蓄势,诗的颈联终于以近于直呼的方式,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:“万里来游还远望,三年多难更凭危。”这两句诗,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。“万里”与“三年”对举,分别从空间、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,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,读之让人感慨万分。诗人的“万里来游”不过是万里逃难的高雅说法,但是又能为之奈何呢?心中的苦闷,只好在“远望”中消解。“三年多难”,本来已经不胜觳觫,却还要在这里登高临危,让人如何能忍受呢?诗意至此,已经一波三折,千回百转,把感情推向了极致。

        诗的最后一联,顾影自怜,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。此时,诗人已届四十,到了不惑之年,所以言“白头”;不说伤今,而言“吊古”,含蓄蕴藉,意味深长;“风霜”明指自然事物,实喻社会现实,语意双关;而“老木苍波”更是包裹诗人形象的一件外衣,无限悲恨,尽在不言之中,可谓“状难写之景,如在目前,含不尽之意,见于言外”(欧阳修《六一诗话》引梅尧臣语)。

        从本诗看陈与义的律诗风格

        陈与义诗宗杜甫,特别是他的律诗,明显地表现出老杜的特点,可谓神形兼备。之所以如此,除了刻意模仿追求,生活中的相似经历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。杜甫逃难,一直逃到成都,再也没能返回北方的故土,伤心惨目,少有匹之者。陈与义身历靖康之难,也感受到了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,虽然受苦受难的严重程度不及杜甫,而且“预后”很好——他后来做到了参知政事,位居宰辅,可是他对离乱生活的感悟和体验却与杜甫有共同之处,发而为诗,就不能不有杜甫的影子。前人论及此诗,多认为与杜甫的《登高》有异曲同工之妙,可谓至论。即与我们刚学过的《杜甫诗三首》比较,也能看出陈诗的杜诗风格。他和杜甫一样,都精于炼字炼句,也善于描写议论。其余诸如写景之瑰丽壮阔,抒情之豪迈超绝,音韵之响亮,偶对之工巧,都多有相似之处。然而,仅凭单纯的模仿,成就不了陈与义宋代大诗人的地位。他在模仿的同时,又富于变化,注意从切身的感受出发,从具体的情境出发,加以创新,自成一格。即以本诗而论,其中布控之精巧,运作之轻灵,情思之绵邈,在杜诗中也是找不到相同“案例”的。不能说杜甫不屑于此,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人,“江山代有才人出,各领风骚数百年”。

八年级陈与义《登岳阳楼》教案

       陈与义的《登岳阳楼》其一与杜甫的《登高》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,不仅诗的结构一样,就连表达的意境和情感都大同小异。先来说说杜甫的《登高》。《登高》一诗主要表达的是作者身在异乡却思念家乡的情感。诗中的一个“悲秋”体现出作者对于家乡的思念与心中的忧愁、悲伤。诗的尾联总结自己的心情,并对前面的景色抒发感情。下面再来说说陈与义的《登岳阳楼》。陈与义的诗大都是刻意追求杜诗的写作手法。像首联和颔联,杜诗是写秋之景,而陈诗也绘的景,并且两诗都提到了长江。陈与义写这首诗时的心情十分悲伤,而诗中的“来游”本应是逃难,但用“来游”更能体现出作者的心情悲到极致了。

       这两首诗的一大共同特点就是首、颔、颈三联写景、身处其境,尾联抒情,也就是所见其景,抒发感情。还有就是诗中的用词都有许多相像之处,如:“霜鬓”和“白头”,“长江”与“江水”等。两诗的感情也十分相似,这可能与两人的遭遇相近有关。

登岳阳楼陈与义写作特色

        学习《登岳阳楼》,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、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。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八年级陈与义《登岳阳楼》教案,供大家参考借鉴,欢迎浏览!

        学习目标

        (1)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。

        (2)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、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。

        (3)了解把握借景抒情,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。

        (4)背诵并默写这首诗。

        一、课程导入

        我们已经学习了李白的送别诗,现在我们看到最后一首《登岳阳楼(其一)》,这是陈与义的一首七言律诗。(转身板书)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题目的意思,登岳阳楼就是登上岳阳楼游玩的意思,这里的其一是指诗人一共写了两首,这是第一首。下面我们再看看作者陈与义的相关情况。

        二、作者简介

        请大家看到课本的注释部分,陈与义,字去非,号简斋,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。他在北宋时做过官,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,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。他青年时诗文就写得很好,曾写过一首《墨梅》,得到宋徽宗的嘉赏,并由此受到器重。这首诗还是比较容易弄懂的,下面同学们跟我把这首诗读一遍。

三、整体感知

        老师带读诗文。

        四、诗文赏析

        首联“洞庭之东江水西,帘旌不动夕阳迟。”这两句交待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,以及初次登楼所见之景。“帘旌不动夕阳迟”由近及远,近处岳阳楼上的“帘旌”没有风而静止不动,远处的夕阳在缓慢下沉。初临此地,面对这样的景色,诗人的心情是沉重的,他想到的.是自己的境遇以及国家政治,北宋就像这即将落下的夕阳,再没有办法挽回,这是对时局的一种感慨,不由悲从心来。

        颔联上句“登临吴蜀横分地”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岳阳楼,下句写了在傍晚时徘徊在岳阳楼这个有湖有山的地方。登楼有感,不禁想起了关于岳阳这个地方的故事来,想当年三国时期的吴与蜀正是在此地因争夺荆州而兵戈相见。在这样有山有水的岳阳楼畔,诗人没有尽情享受山水之乐,而是用“徙倚”二字展现了诗人的举动,在傍晚时,诗人只在岳阳楼畔徘徊。再联系一下当时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,那是北宋灭亡三年后,想到这大好河山已经易主,那种爱国之心使得诗人在这里徘徊,这也是思想上的徘徊,想到时局,感慨万千,“徙倚”二字将诗人那满腔愁绪表现的淋漓尽致。

        颈联诗人不远万里来到岳阳游玩,靖康之变三年来,自己如今站在楼上还眺望着远方。此处“万里”和“三年”一虚一实,交待了诗人来到此处登楼的路途及具体的时间。其中,“还望远”不仅仅只是诗人登楼的望远,也是诗人联想当时国家政治危亡,对将来的一种迷茫之感。这两句诗人联系时局,表达诗人那种忧国忧民的心绪。

        尾联情景相生,“风霜”既指秋色浓重,又与自己的“白头”相映衬,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,北宋已经危亡不可挽救。“老木沧波”既写眼前实景,又是作者憔悴悲愁,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,同样也是诗人对当时国家政治局势的一种暗示。国破家亡,悲从心来。

        中心思想:这首诗写了诗人登楼的所见所感,虽是抒写到岳阳楼游玩,但心系国家政事,忧国忧民,借登楼来谱写了一首爱国诗篇。

        五、板书

        登岳阳楼(其一)陈与义

        首:地理位置

        颔:登楼怀古伤时

        颈:忧国忧民的心绪

        尾:暗写时局,悲从心来

登岳阳楼陈与义表达的情感(登岳阳楼陈与义思想感情)

       登岳阳楼(其一)

       陈与义

       洞庭之东江水西,帘旌不动夕阳迟。登临吴蜀横分地,徙倚湖山欲暮时。

       万里来游还望远,三年多难更凭危。白头吊古风霜里,老木沧波无限悲。

       从整体来看,诗人是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登楼抒怀的。三年多难,从“靖康之耻”到此诗写成,是一个漫长的三年,作者不必像杜甫那样从个人遭遇出发,写出“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”那样深沉,他只需把当下让人心酸的三年记录下来,就已经足以让我们去体会风雨飘摇、山河破碎的慨叹。独自莫凭栏,凭栏应肠断。本想散遣苦闷的作者偏偏莫名地登楼了,登楼远望,万里孤寂的山河尽在眼前,郁结于胸的情感,也霎那间如长江之水,奔流而下,脱胸而出了。

       洞庭的湖光山色,不是温柔旖旎的,而是波澜壮阔、吞吐大荒的。历史的河流在这里回转,古今的悲欢在这里停留。岳阳楼恰好屹立在这一片浓浓历史痕迹的江河湖海之间,他厚实的身躯自然而然地承载着这些江山美人之梦。诗人登楼之时,天地乾坤的日夜浮沉之气也整好有着轮转变化,这种天地变化引发着作者心中的情感变化。帘未动,夕阳迟。风雨飘,山河醉。徘徊在这楼上,去留无意、宠辱不惊,但山河之危、人民之难怎么能不让作者疚然于心呢?大宋变成南宋,可只剩半壁江山的宋王朝仍莺歌燕舞、直把杭州作汴州。

       关山塞北、铁马冰河。忧国忧民的作者一直渴望着这种戎马塞上,踏破贺兰山缺的壮志能够实现。只可惜“艰难苦恨繁霜鬓,潦倒新停浊酒杯。”白发如霜,凭栏空悼。一人茕茕孑立于昏暮秋风,悲鸿断雁无不让诗人触目惊心。此时此景,看落木萧萧,听长江滚滚,无限悲凉的情意自然也在这渺渺苍波中倾注。

登岳阳楼反映了作者的什么风格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您好,我就解答关于登岳阳楼陈与义表达的情感,登岳阳楼陈与义思想感情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        1、本文主旨:这首诗写了诗人登楼的所见所感,虽是抒写到岳阳楼游玩,但心系国家政事,忧国忧民,借登楼来谱写了一首爱国诗篇。

        2、登岳阳楼(其一)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,帘旌不动夕阳迟。

        3、登临吴蜀横分地,徙倚湖山欲暮时。

        4、万里来游还望远,三年多难更凭危。

        5、白头吊古风霜里,老木沧波无限悲。

       诗圣杜甫创作的五言律诗《登岳阳楼》被誉为古今“登楼第一诗”,诗篇表现了杜甫得偿多年夙愿,即登楼赏美景,同时仍牵挂着国家的百感交集之情,表达了报国无门的哀伤。宋代诗人陈与义的《登岳阳楼》二首是七言律诗,表达的也是爱国忧民之情。 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,风格雄浑渊深,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,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。从总体上看,江山的壮阔,与诗人胸襟的博大,在诗中互为表里。虽然悲伤,却不消沉;虽然沉郁,却不压抑。宋代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》引蔡绦《西清诗话》说:“洞庭天下壮观,自昔骚人墨客,题之者众矣,……然未若孟浩然‘气蒸云梦泽,波撼岳阳城’,则洞庭空旷无际,气象雄张,如在目前。至读杜子美诗,则又不然。‘吴楚东南坼,乾坤日夜浮’,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。”

       全诗纯用赋法,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。以往一些学者认为诗用赋法,没有形象,没有诗味。事实上,赋法是诗歌形象化的重要手法,其特点是不注重诗的语言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,而着力创造诗的总体意境。《登岳阳楼》正是运用赋法创造艺术形象的典范。它所达到的艺术境界,已经使人不觉得有艺术方法的存在,甚至不觉得有语言的存在,只觉得诗人的思想感情撞击着心扉。

       好了,关于“登岳阳楼陈与义”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。希望大家能够对“登岳阳楼陈与义”有更深入的了解,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。

相关文章